2011年3月12日 星期六

那年 ~ 2009

1 

那天,五個工作的夥伴,相約一起騎上了山上人家,

用雙腳體驗了一千多公尺的高度,

用身體的律動見證了一段大自然的旅程,

那年,他們騎進了尖石,騎完了羅馬,

騎上了田野小路,也騎入了高山深林,

騎得精疲力竭,卻也騎得暢快淋漓,

那是瘋狂的 2009,

也是我瘋狂的38歲。

 

像是潛意識裡不自覺地想抓住年少輕狂的尾巴,

卻不經意地捕捉到聚散離別前濃濃的情誼。


站著一望無際的山頂,

我迎著那專屬夏天才有的晚風,

目送著夕陽緩緩地走向山的另一頭,

大夥卻都在椅子上沉沉地睡去。

  
 

一段值得紀錄的日子,

一段汗水與芬多精混雜的歲月。


獻給現在散落各地的夥伴,

獻給 國權, 志忠, 宜辰, 英漢。

~ 也獻給我自己。

~ 感謝 國權, 志忠,英漢 的攝影紀錄 ~
 
  
  
 
 
  
 
  
  
  
  
   
  
 
 
 
 
 
 
  
  
   
  
  
  
 
 
 
 

2011年3月2日 星期三

陸以正專欄-美培植印度 牽制中國

陸以正 2010-11-08
十月二十四日到三十一日間,印度總理辛格(Mannohan Singh)訪問了日本、馬來西亞和越南。這三國恰好環繞了中國大陸的東、東南與南方;而印度在中國之西。辛格此行的弦外之音,在北京外交部聽來,格外刺耳。因為它證實了一件西方國家的謀略,拿新德里來牽制北京。

 僅僅相隔兩天,十一月二日美國期中選舉,民主黨大敗。繼國務卿希拉蕊.柯林頓剛結束東南亞巡迴訪問後,歐巴馬顧不及收拾國內敗選後的殘局,也在十一月四日啟程,假出席在南韓舉行的G二○高峰會之便,順道訪問印度、印尼和日本。他故意不去中國,明眼人一望可知,美國的目的就在鼓勵印度,做為牽制大陸的手段之一。

 印度雖然早在一九九一年就有所謂「東向政策(Look East Policy)」,但並未認真執行。這次辛格像是要玩真的了。據印度評論家Rajeev Sharma引述北京《人民日報》十月廿七日的社論,北京對辛格趁中日為釣魚台事件交惡之際訪日,非常不爽。

 問題在於這正是辛格過門不入,不到北京而去東京的主要原因。從印度立場看來,兩年前辛格已經去過北京了,不必再去致意。相反地,辛格這次訪問三國,就地緣政治(geopolitics)而言,似乎在營造一項新政策,從外圍包抄中國大陸。能否產生預期效果呢?值得探索。

 印度能和中國大陸相提並論的,只有土地與人口兩項。印度面積雖有三百二十九萬平方公里,比中國的九百七十五萬平方公里小許多;人口十一億七千萬,居世界第二位,則僅次於大陸。去年印度國民總生產額(GDP)估計達十二兆一百億美元;按購買力平價(Purchasing Power Parity)計算,每人平均有三千一百美元。論成長率,比前年提高百分之六點五。雖然不能和中國的九點五相比,已可傲視全球。

 印度與中國彼此看不順眼的原因,要追溯到英國殖民地時期,大英帝國趁滿清末年的衰弱無力,覬覦西藏這塊肥肉。一九五九年西藏抗暴事件,達賴喇嘛逃到印度,備受優遇。因而一九六二年中印開戰,人民解放軍越過喜瑪拉雅山巔,打到阿魯納恰爾(Arunachal Pradesh)邦的達旺(Tawang)谷地,印度只好求和。今天,印度有兩個軍,兵力約十萬人,駐守在那裏,如果兩國邦交敦睦,無須在那樣天寒地凍的地方派重兵駐守。

 三個月前,《經濟學人(Economist)》雜誌曾出版專輯,題目就叫「北京、德里與達旺」。文中追憶那次中印戰爭,印軍官兵死亡三千人之多。其後兩國在新疆與喀什米爾之間的阿克賽欽(Aksai Chin),又因劃界問題糾纏不清,中印直到十四年後,才恢復外交關係。

 雙方在表面上都想營造和諧氣氛。事實上卻因兩國國內資源不足,在國際市場上你爭我奪,搶石油,甚至搶灌溉用水。印度有幾條河流,包括雅魯藏布江,都是從喜馬拉雅山發源的。大陸已經宣布要在雅魯藏布江源頭築壩儲水,使印度北部諸省惴惴不安,生怕水壩築成後,他們會無水可用。

 中、印兩國邊境長達四千公里,中間有許多國界劃不清,爭執多年的地方。除前述的阿魯納恰爾之外,還有達賴喇嘛駐地的達旺(Tawang)。三天前各報引述德國一項研究顯示,無論什麼國家,領導人只要接見達賴,該國對華出口就會倒退兩年,平均降幅達八.一%,唯有印度毫不理會,依然我行我素。

 此所以歐巴馬出訪亞洲四國,以印度為第一站,先到孟賣,再去新德里;而且在印度停留三天,是他任總統以來,訪問各國停留最久的一次,與其它蜻蜓點水般的訪問,大相逕庭。這次隨行官員中,如副國家安全顧問羅茲(Ben Rhodes)和主管政治事務的副國務卿柏恩斯(Bill Burns),對記者發言時,自然滿口重複美印友好一類的官腔。其實就是美國想培植印度,做為牽制中國的籌碼,說穿了一文不值。

 美國也心知肚明,中印間儘管有許多摩擦,要奢望兩國兵戎相見,無異做白日夢。五年前小布希總統默許印度試爆自行研發的第一顆核子彈,所持理由是印度本非禁止核武擴散公約(NPT)的簽字國。反之,北韓也沒參加NPT,美國卻對平壤測試核武大肆撻伐,親疏立辨。至於美國在阿富汗與中亞各國部署軍事基地,在北京眼裏,更是寒天飲冷水,點滴在心頭。這種滋味,今後還有得體驗呢。